京城建設股東會今(26)日舉行,去年每股獲利達7.67元,3月時即宣布採取保留現金不配股利、留作推案之用;盤點京城建設去年營業收入,共計新台幣 92億8千3百萬元,創下歷史最高營收記錄,相較於112年的25億5千3百萬元,更是大幅增加67億3千萬元,成長了2.63倍之多。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 6 月 19 日 的理監事會議會後記者會上,面對各界對房市管制的關注,直言儘管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略有下降,但整體房價依然持續上漲,速度雖有放緩,卻仍處於偏高水準,因此現階段的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將維持不變, 央行在維護金融穩定與健全銀行業務上的審慎態度,也讓市場意識到,房市降溫之路恐怕還有段距離。
即便房市近期仍處觀望盤整,但對「壓箱寶」級土地的需求,似乎未見冷卻。即將於本週四(26日)登場的台中市區段徵收配餘地標售案,其中,被視為中央公園首排「最後一塊地」的文商50地號,成為開發商關注焦點,土開業者分析,儘管當前受限貸令與總體氛圍影響,建商普遍趨於保守,但「特殊產品」 仍具吸引力,本週或許會上演突襲式得標、業者進場「低頭撿鑽石」。
行政院計畫推動「AI 新十大建設」,為台灣數位轉型核心引擎的國家戰略佈局,承載著賴總統「人工智慧之島」的宏大願景,更將為台灣在全球 AI 產業鏈中奠定核心地位,國科會作為計畫領頭羊,已率先啟動「邁向新世代前瞻人工智慧研究專案」計畫徵求,明確要求科研成果必須「落地應用」,目標鎖定主權、永續、安全、行動等四大關鍵 AI 領域,矢志打造具國際影響力的 AI 創新生態系。
儘管近期房地產市場受限貸政策與整體景氣影響,交易氣氛略顯冷清,但高雄市政府仍持續釋出優質土地,推出土地標售案,預計114年度第2季開發區土地標售,即將於6月25日開標,共計推出5標6筆精華建地,合計總底價達14億8633萬4468元,展現公部門對高雄都市發展與土地價值的長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