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俄烏戰爭、通膨、升息等因素導致全球經濟持續壟罩在成長趨緩的陰影之下,未來一年經濟環境將面多樣變數,不過在外商機構的看法上,新興的東南亞和印度等內需型經濟體的需求復甦,在相當程度上會支撐當地經濟成長,而亞太地區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
今年房市從4月起受到疫情與俄烏戰爭影響,後續又有台股重挫影響購屋人信心等,交易量持續降溫,原本可能復甦的買氣又遇到兩岸情勢緊張與民俗月影響,買氣已被壓抑達4個月,不過房仲業者表示,儘管利空多,但不會讓需求消失,9月在許多利空干擾逐漸淡化後,有機會力拼「利空出盡、觸底反彈」。
實體店面在近兩年因疫情,與電商崛起下,備受衝擊,尤其沉寂已久的東區店面,終於在暌違三年後,近期實價登錄揭露一筆破萬元的租賃紀錄,雖然目前東區空置率仍高,但在疫情緩和與未來旅遊商機可望逐步復甦下,東區店面可能有觸底復甦的機會。
各國升息聲響起,全球景氣復甦的不確定,再加上台灣政府多重打房措施,今(2022)年第二季大型交易表現疲軟,上半年土地與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明顯滑落,其中更以土地縮減幅度最大。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上半年大型土地交易金額(單筆3億元以上)為776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42%;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為675億元,年減率20%。
逢甲商圈內前愛迪達旗艦店,過去曾以每月168萬租金租給經銷商,但自去年愛迪達撤租以後,該大型店面就未有新商家進駐,眼見大環境仍不利於商圈復甦,房東也做出「有誠意」讓步、降租58萬招租。不過,仲介業者認為,逢甲商圈長期靠國際觀光客支撐,在疫情回穩、國界開放前,商圈人潮短期內不易回籠,降租能否讓黃金店面從回神壇仍需時間考驗!
俄烏戰爭、各國央行升息聲響起以及新冠疫情反覆的多重因素下,加深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台灣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與土地交易總額,總額僅827億元,第一太平戴維斯分析主因在於建商投資趨緩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