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屋潮來了,巨大賣壓要來了嗎?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全台住宅類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達13萬8180宅,刷新1996年以來歷史新高,總樓地板面積則達584.9萬坪,也為自2007年以來最高,專家表示,2020年以來建商大舉推案,陸續於去年完工,全台進入歷年罕見交屋潮,是否在市場衍生巨大賣壓,有待時間觀察。
新北市三重區建案鄰損事件,為基地面積97坪的小基地危老案,令各界熱議小坪數基地的改建難題。觀察新北市政府數據,截至去年11月中旬為止,新北市共核准587件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重建計畫,其中220件為基地坪數小於100坪的「鳥籠危老案」,並且有五案都低於20坪,最小基地面積更僅14坪的套房大小。
房價高漲加上家戶人口數持續創下新低,大宅需求隨之減少,小宅成房市主流,價格也快速飆升,統計顯示,近五年小宅房價漲幅已全面超越大宅,不過小宅戶數多,大樓即動輒上百戶,對應的管線因此也增多,一旦破損滲漏,維修困難度也提升,物管專家即直言,「在管路設計與維護空間配置上存在嚴重問題,可能影響建築物的安全性與居住品質。」
位於台中火車站站前的地標建築「台中李方艾美酒店」,近日傳出委託普華國際不動產公司公開標售,該棟建築物前身為金沙百貨大樓、也是台中中區第一高樓,重新整修後開幕僅兩年,就傳出標售消息,掀起市場高度議論。
面對日益嚴峻的消防安全挑戰,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宣布,自明(114)年元旦起,六至七樓的集合住宅將正式納入公共安全(公安)申報範圍,並要求每四年進行一次申報。為加強建築物的防災管理,確保住戶安全,國土署表示,違者將面臨最高 30 萬元的罰鍰。
堪稱國內規模最大的建築盛會,「2024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今(12)日盛大開幕,集結超過600家廠商、2400個攤位,今年聚焦淨零碳排、未來建築與AI應用技術永續發展趨勢,行政院長卓榮泰更在開幕式上表示,未來兩年已編列17.7億元,瞄準淨零建築轉型,並盼由公有新建建築物率先開始,在2026年達建築能效一級或接近零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