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泥(1104)過去2年本業穩定,EPS皆逾3元,營運長侯智元今(21)日表示,三大事業體包含預拌混凝土、水泥及石膏板建材皆在穩定成長中,尤其混凝土,台積電至嘉義太保建廠,明年將增加嘉義太保、台南麻豆兩個混凝土生產據點,積極加入台積電建廠供應鏈。
混凝土大廠國產(2504)在AI科技業擴建廠熱潮下,5月本業營收創下史上前3高紀錄,而在全台擁有多達44.7萬多坪土地,也成了活水水庫,尤其旗下備受關注的南港大型開發案,國產今(11)日透露,工程皆按計畫中進行,目前正進行耐震建築結構工程,力拼2027年搖身為頂級商辦大樓。
今年步入第70年的混凝土大廠國產建材實業(2504),目前在全台擁有多達44.7萬多坪土地,近年積極進行資產活化,成為一個龐大的活水水庫,董事長徐蘭英今(31)日指出,台商回流趨勢與科技擴廠以及前瞻建設鋪天蓋地的帶動區域房市建設下,加上汐止二廠可望在今年啟用,公司獲利可望持續攀登高峰。
「缺工是好事!」潤泰材董事長莫惟瀚反其道而行,會如此說其實是因為旗下美特耐預拌砂漿因能有效達到減少人工、並快速且環保,在市況仍缺工嚴重下更顯優勢,就如同潤弘的預鑄工法具優勢,因而莫惟瀚今(24)日指出,缺的不是訂單,現在他們反倒「缺貨」,訂單已經多到今年產線全開也做不完,因此擴充產能才是重點,以及維持原物料採購的穩定。
內政部日前針對發布新聞稿,呼籲業者「不要以碳費徵收為由哄抬房價」,並強調碳費對建築成本影響小於1%,針對產業與官方數據相差巨大,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王至亮在「台灣永續論壇建築講座」上駁斥,淨零碳排對建築業的影響,「絕對並非官員所言小於1%。」
國產建材(2504)營運獲利維持穩健,今(13)日經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報,集團合併營收為51.49億元,較去年的50.30億元,年增達2.37%,稅後淨利達8.55億元,每股盈餘0.70元,國產表示,去年同期有售出大陸常熟廠的業外收入,今年第一季EPS幾乎與去年同期持平,因此第一季獲利表現仍相當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