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動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雖未直接針對都市更新案設限,但其不動產授信總量管制及八大行庫千億減貸計畫,已對都更案資金管道產生巨大影響。銀行高層透露,由於限貸令持續加壓,銀行在不動產相關業務的資金分配越來越謹慎,許多自主更新案因無法取得融資而進退維谷。
房市專家何世昌指出,最近大家都覺得房市很熱,但其實以買賣移轉棟數來看並不算熱,他提到政策面一直在鎖房市的供給量,加上央行的土建融限貸令,都是在幫大建商清理戰場!形成大者恆大,現在預售屋房價可說是大建商說了算,房價也更難跌。
日前建商大老們齊聚為中小型建商發聲,指出政府限期18個月內動工,又限貸、抽銀根,讓中小型建商快倒閉,對此國發會昨日宣布,受疫情等大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缺工缺料等情形,能有條件放寬動工限制,另外銀行融資也要兼顧非六都建案,而大老們則認為銀行能否實際鬆綁金流才是關鍵,希望政府不是應付了事!
央行今(16日)日宣布再升息半碼(0.125%),連兩季升息後,新的房貸利率將站上1.7%,並創下6年以來的利率新高,面臨今年房貸利率的「升升不息」與被迫跟進國際的「升不由己」,房貸族負擔將再增加,據各大房仲觀察,今年連兩次升息共1.5碼,先前市場上過度樂觀的購屋情緒也會慢慢降溫,如果進入升息循環,勢必大幅提高購屋負擔,促使買盤離場、房屋去化速度減緩。
央行升息箭在弦上,房地產向來對利率變化反應較為敏感,因此,升息是否會對房價形成上行壓力,備受市場關注。然而,多數房產與建築業者認為,台灣就算升息,但腳步慢、幅度小,對於房市的影響微乎其微,除非升息到4碼以上,否則房市走勢不易受到升息牽動。
隨著台中市區素地資源稀缺,建商「包棟」獵樓漸成趨勢,光是今年第二季,五大建商已耗資約66.5億元,在台中精華區包棟掃貨;專家指出,開發商開始轉向地上已有建物之土地獵地,主要是看好建物所背後的五大附加價值,尤其是部分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房屋,在重建時不但能享有危老容積獎勵,且日後推案土建融資都優於一般開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