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仍未鬆綁,台中土地交易量明顯明顯萎縮,都市計畫區內的住宅、商業用地價格甚至出現連兩季下滑。專家認為,打炒房政策削弱建商獵地信心,讓土地交易有感冷卻,台中在地業者則認為,若建商購地動能持續放緩,恐讓房市陷嚴重的供需失衡。
平均地權條例將於下周闖關三讀,市場的買氣也在去年下半年就呈現觀望狀態,除了買氣不佳,建商在升息、土建融放款緊縮下,購地動能也跟著大減半,全年不到1100億元,對比2021年幾乎腰斬,像是遠雄建設董事會,即在日前通過年度可購地的總額為過去三年以來低點。
今年前11月全台前十大土地交易,政府公部門產業專區就囊括前五大,合計達395.11億元,占全台土地交易額約1,836億元的21%;其中前五大土地交易案,光是企業自用就占5成多,建商獵地動能則相對熄火。今年較特別的是,這些前十大土地交易案,開發方向不再是豪宅或住宅案,而是朝向企業自用辦公、營業據點,成為今年的一大亮點。
房市降溫有感,今年整體土地交易也降溫,主要受到央行房市管制的影響,以及營建業缺工缺料、營建成本走高等因素,都讓建商對於資金運用上更為謹慎,獵地的腳本趨緩,但千坪以上的大型土地,仍是建商精準鎖定的主要戰場。
「平平都是50萬,你要買在新北還是台中?」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日前表示,近年來台中房地價飆漲,不只購屋族買房成本提高,就連建商獵地也面臨考驗,從市區購地成本回推未來推案價,每坪至少50萬起跳,房價幾乎與新北三重相當,但市場接受度截然不同!購屋族陳小姐則直言「台中房價貴的離譜,花一坪50萬住在首都旁邊,價值還比台中更高。」
儘管近來房市轉區觀望,但北部建商鉅陞建設獵地腳步仍不停歇,今年7月再以每坪165萬拿下水湳經貿園區周邊土地;在地仲介則分析,在房市不景氣下,建商獵地精打細算,也帶動水湳周邊C咖土地火速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