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聯有史以來最大筆土地標售案,位於雲林北港的15公頃工業用地,順利賣掉了!此地原為全國3大紙廠之一的北港萬有紙廠破產閒置近20年,面積相當於12個台北大巨蛋,為甲種工業區土地,在3次流標之後,今(17)日宣布以32億元售出,透露買方為頗具工業區開發的開發商,未來將租售作為中小型企業或廠商使用。
麻豆因鄰近南科,亦有國道1號可迅速連接,其工業區用地向來有一定熱度,而開春之後迎來台南市政府地政局的「麻豆工業區市地重劃區抵費地第4次設定地上權」案,裡頭共5筆土地皆是流標收場。
新北市三重頂崁工業區一處老舊廠房,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21)日位於三重區興德段的工業區都市更新案正式通過都市更新審議會審議,現址為台灣膠帶產業領頭企業「四維企業」的老舊廠房,這塊面積逾 1,000 坪(約 3,329 平方公尺)的土地,曾見證台灣產業數十年的風雨發展,隨著建築年久失修且面臨安全疑慮,四維企業決定藉由都市更新,將老舊廠房轉型為新穎的 11 層企業總部大樓。
工業廠房市場熱力十足,高力國際企業客戶服務部資深執行董事陳頌民透露,近日接受跨國企業的獨家委託,負責銷售位於觀音工業區的 27 公頃(約 8.3 萬坪)工業用地,這一宗面積龐大的工業地出售案,成為當前市場上的最大宗。該案推出引發了本土企業、大型投資法人以及私募基金等多方業者的關注,推測未來該地區將成為新一輪工業與物流設施擴張的重鎮。
隨著金管會放寬壽險業的投報率計算標準,2024 年壽險業者再度活躍於商辦市場,並開始向物流及工業不動產市場進軍,這波商辦市場的熱潮不僅來自於傳統的投資者,還加入了以自用為主的買家,尤其是一些基金會、工會和外事單位的加入,讓原本以投資為主的市場逐漸出現多元化的參與者,競爭愈發激烈。
2024 年,高力國際迎來成立 35 週年,並在年度季報中宣布創下史上最佳業績;AI 與半導體產業的強勁需求帶動工業不動產市場繁榮,全年交易額高達 1,085 億元。然而,在政府嚴厲打房政策的影響下,不少建商開始轉向商用不動產市場,但這樣的趨勢也引發高力國際總經理劉學龍的憂慮。他指出,建商轉型投入商業地產雖然看似合理,但可能導致市場上出現「奇怪的產品」,對產業生態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