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舉行黨團協商,初步協商並未將《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法案納入,立委將力拚20號再次提案。與此同時,7月行政院300億租金補貼推出,引起不少糾紛,其中包含 「房東拒絕房客申請」、「房東藉機漲租金」等情形,而租屋市場長期的不透明,讓租客權利不彰與必須付出高昂租金所苦。巢運邀集專注為民眾福
經濟部日前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以漲用電大戶不影響基本民生為原則。首當其衝的不只是大學,還有在外租屋的上班族,據傳還有房東已經蘊釀要漲電價。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指出,糾紛高峰應該會在9月出現。
行政院近期祭出300億元擴大租金補助方案,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開放線上申請,除放寬申請的標準外,補助金額加碼至1.2倍到1.8倍,符合資格的租屋族從16萬戶擴大至50萬戶。內政部營建署表示,「房客申請租金補貼無需取得房東同意」,房客申請通過後,房東同時具公益出租人資格外,也會有相關的稅務減免。
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房價持續上漲,房租也跟著居高不下水漲船高,今(10)日上午國民黨團與崔媽媽基金會、巢運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嚴肅面對房租者困境;並將於12日排案審查《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相關修正提案,修正內容將朝向租屋支出扣除額由12萬「提高」至30萬元,同時由「列舉扣除額」修正為「特別扣除額」,提高租屋族報稅誘因。
近來高房價凸顯炒房炒地問題,也扭曲居住正義,23日的「房價與稅制研討會」特別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永慶房產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認為「實價登錄2.0」與「房地合一稅2.0」現階段已經出現成效,他指出,如果政府沒有推動,2022年的房價漲幅恐怕更大。但論壇的焦點逐漸指向「囤房稅」,現場多位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要真正落實居住正義,必須推動課徵囤房稅」。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台灣,重創經濟,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崔媽媽基金會等5個住盟團體,今(8)日聯合呼籲政府,應該針對疫情期間受解雇、減班減薪影響的民眾,提供「緊急租金補貼」,來保障民眾的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