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尤其在都會區,年輕人和低收入族群面臨嚴峻的居住壓力,為解決這一問題,內政部推出「地上權住宅」,試圖以較低價格提供民眾一個進入房市的途徑,儘管地上權住宅以市價的 5 到 7 折售出,50 至 70 年的使用期限仍被認為過於昂貴,且最終住戶仍可能面臨居住權喪失的風險。
內政部 29 日舉辦「租屋家庭支持政策研討會」,為進一步推動租屋市場透明化,並提升租金補貼的效果,研討會聚焦於租屋市場的現狀和未來政策方向。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在會中表示,租屋市場的資訊透明是實現居住正義的關鍵,政府將持續推動相關措施,讓租屋族能夠更清楚了解市場狀況,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承受不合理的租金。
內政部宣布,原定於 115 年結束的租金補貼方案將再延長一年,對於數十萬租屋族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自 111 年起,政府推出的 300 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已成為許多租屋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截至 113 年 7 月底,已有超過 80 萬戶提交申請,並有 60.7 萬戶成功獲得核定,租金補貼再延長,讓更多家庭受惠,減輕租屋壓力。
內政部原計畫推動的虛坪改革,在經過一連串的研議與討論後,突然傳出喊卡的消息。這一決策迅速在社會各界引發了激烈的反應,有人認為此舉是因應現實的必要妥協,也有人批評這可能會使得房價進一步攀升,讓居住正義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為遏止法人購屋成為有錢人炒房、囤房漏洞,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建立「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此新制上路至今近一年,OURs 都市改革組織公布完整的購屋調查結果,經索資超過兩百個經審核通過的案件,發現內政部審查機制形同虛設,法人購屋成為有錢人炒房、囤房漏洞。
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推動《促進全國住宅使用特別稅條例》立法,非自住住家用房屋超過 3 房以上者除免徵區域,應增加稅率以引導空屋出租,並挹注社宅興建,真正落實居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