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不到、貸不足、利率高、無寬限期」,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5)日指出,首購與豪宅市場現正呈現「M型化」,剛需族群正遇如此貸款窘境,據他觀察,各個預售案場來客量僅剩1、2成,每月成交量更呈個位數、甚至掛零!他預估,整體房市已進入盤整期,時間可能長達一年以上。
去年919後房市急凍,不過觀察內政部數據,全台住宅貸款違約率自2023年第一季達到0.06%,為自2007年有數據以來的歷史新低,之後在2023年第2季起至2024年第4季,全國住宅貸款違約率都維持在0.07%,為歷史第二低,以各區來看,台南市、高雄市的房貸違約率近期有微幅增加的跡象。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 6 月 19 日 的理監事會議會後記者會上,面對各界對房市管制的關注,直言儘管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略有下降,但整體房價依然持續上漲,速度雖有放緩,卻仍處於偏高水準,因此現階段的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將維持不變, 央行在維護金融穩定與健全銀行業務上的審慎態度,也讓市場意識到,房市降溫之路恐怕還有段距離。
從2024年9月後,至2025年年初,台灣房地產市場在央行限貸政策持續收緊之下進入降溫期,全國交易量普遍縮減,房市信心走弱,今年4月在川普關稅議題發酵後,讓房市更拉長觀望期。與六都其他城市相比,台南市場受到影響。從第一線觀察出發,身處最前線的代銷業者正在面對變局中的兩難,台南市代銷公會理事長佘光宗與副理事長邱俊仁、劉建興頗有同感,並指出:「客戶還是會來看房,但真正能成交的比例變少了。」
房貸壓力還不夠,再加信貸才夠看?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最新出爐的數據,今年 1 月,全台同時身揹房貸與信貸的「雙貸族」人數正式衝破 39 萬大關,達到 39 萬 809 人,平均房貸金額來到 612 萬元,信貸金額也攀升至 110 萬元,人數與貸款金額雙雙寫下歷史新高,近年來流行的被動收入、積極理財的風潮,居高不下的房價壓力,恐怕也是推升這股「貸上加貸」現象的關鍵因素。
房市利空在4月初有驚天的關稅之亂、台股股匯夾殺,再加上銀行限貸之下,民眾買房意願也大受影響,據房仲全聯會今(26)日發布最新民調顯示,有近八成民眾認為關稅戰影響購屋意願,其中31至40歲中、有32.1%認為明顯影響購屋意願,也有近5成民眾認為政府應部分放寬第七波信用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