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獨居人口創下十年新高,從 2024年高雄市民政局統計中,全市「單獨生活戶」已突破46.78萬人,占總人口近兩成,年增幅達6.3%。其中又以北高雄的橋頭、楠梓、左營、鼓山等區增幅最顯著,橋頭區獨居人口更年增11.4%居冠。專家指出,受惠台積電帶動的就業紅利、北高雄住宅供給活絡、房價相對親民,加上高雄家庭結構逐漸「迷你化」,一人宅需求快速攀升,已成當前房市布局的重要趨勢與產品主力。
高房價壓力下,總價市場讓小宅逐漸成了雙北購屋主流,近五年房價漲勢更勝過大宅。據實價登錄,台北市、新北市近五年25坪以下小宅交易量持續攀升,其中,台北市大同區與新北市三重區小宅交易占比增長最快,而中山區小宅交易占比已高達50%以上,每2件交易就有1件是小宅。
大臺中房市交易動態資訊平台發布年度市場回顧,113年台中推案戶數排名前五名行政區依次為北屯區(5,681戶)、西屯區(4,146戶)、沙鹿區(2,169戶)、南屯區(1,778戶)以及梧棲區(1,741戶);以推出金額來看,則以西屯區(1,685億)居冠,接續為北屯區(1,477億)、南屯區(552.7億)、南區(373.9億)及沙鹿區(299.8億)。
隨著房價持續攀升,預售屋單價屢創新高,購屋者在考量同樣總價,如今能買到的坪數卻越來越小,對於實際空間的運用、公設實用性等更加在意,建商為爭取更多認同,無不端出貼心規劃吸引自住客,不少有感設計逐漸成為建築新趨勢。
南部房市火熱,表面需求大過於供給,房價還有下修的可能嗎?對照台南市所公布的最新一季平均房貸金額,卻出現近一年來新低,究竟這是什麼現象?是單一個案還是背後有什麼緣故呢?
「現在的經營者我看起來都非常的穩健!」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10)日如此形容,他認為,利率長期穩定就是造就台灣不動產黃金10逾年的主因,而現在購地自備款從過往2成變成6成,金融管制對於建商影響很大,不過上市櫃建商籌資管道靈活、多元,在金融限縮下反而會彎道超車,未來是穩定可期、業績能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