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受政策影響而趨於觀望,但根據最新實價登錄顯示,台中仍有部分建案銷售表現突出,「地段+產品力」仍是預售屋買氣的關鍵,實登顯示,919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台中仍有不少預售案賣得動,其中,住宅類由「雙橡園2045」奪冠,而商辦類則由「市政壹號廣場」拿下成交王寶座,顯示剛性需求仍在,優質個案依舊受市場青睞。
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進入冷凍期!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 2025 年第一季報告出爐,數據顯示台灣不動產市場自去年下半年遭遇「雙重打擊」,銀行不動產放貸滿水位加上央行去年祭出第七波性信用管制,徹底凍結買方信心。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規模僅有 177 億元,年減率暴跌 58%,不僅較去年同期腰斬,更創下近 5 年次低紀錄。
面對台灣居高不下的房價,民眾買房負擔日益沉重,淡江大學產經系教授蔡明芳直指金融監管單位應該負起最大責任,形容「金管會的責任其實比央行更大」,是房價居高不下的幕後推手。他批評公股銀行持續以低利大量放款給大型建商,面對建商囤地與囤房時卻未嚴格執行貸款管理,導致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高達 37.1%,讓央行祭出的限貸令成效不彰。
央行此次雖然並未再祭出房市新一波政策,以「金檢」取代第八波管制,但在房貸水位仍滿下,市場對於房貸資金需求仍很殷切,統計顯示,2022年全台預售賣了近1.3兆,2023年賣逾1.7兆,到了2024年則賣近2.4兆,光是近3年預售新案就賣了約5.4兆,推算即使扣除交屋償還的土建融金額,未來市場所需的房貸資金數量仍驚人。
看跌比例大增至43%!永慶房屋今(25)日公布消費者民調,顯示連續三季民眾看跌房價比例增加,房價看漲預期已被扭轉,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更表示,房價「緩跌」會持續到年底,第一季是量縮僵持盤整,預估都會區約跌7-10%,多殺多有賣壓的重劃區則約10-15%,更直言,「央行政策未鬆綁、大量交屋潮,銀行貸款額度在第四季前都不會鬆。」
房市交易量持續低迷,央行信用管制是關鍵因素!根據最新市場觀察,在央行持續實施打炒房政策與信用管制措施下,即使今年工作天數增加,北部地區建物買賣出現小幅回升,但整體住宅市場交易量仍明顯不足,市場氣氛依然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