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實價資料,今年1~4月台北市單價百萬以上的店面交易僅66筆,比去年同期134筆少了50.7%,今年成交量砍半,平均成交單價差異不大,今年平均每坪129.1萬元,比去年127.1萬高2萬元,顯示疫情對市場干擾大幅降低許多,但諸多商圈尚未恢復過往繁榮。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總監郎美囡分析,政府打炒房政策聚焦住宅市場,疫情也明顯趨緩,但店面租金水平仍難回到高點,有些租金投報甚至不到2%,表現遜於金融商品或其他類型不動產商品,因此成交量衰頹。
台北市商辦租金再創出新的天花板價格,依據實價最新資料揭露,信義計畫區的南山廣場43樓辦公室,租金單價每坪5,252元,寫下辦公室租金新高。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總監郎美囡指出,近年台商回流及國際企業積極布局台灣,以及企業為符合ESG需求,使得頂級辦公室租金一路上升,讓信義計畫區各棟指標大樓租金看漲。
近年商辦及工業、倉儲需求高,使照面積在去年寫下大量,但今年首季出現下跌,工業、倉儲類今年第一季建照面積共59.4萬坪,跟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5%,辦公、服務類第一季建照面積37.8萬坪,年減6.1%,兩大不動產熱門類型並未在今年續創新高,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這幾年政府打房聚焦於住宅市場,且各產業對於辦公空間與工業廠房等需求大幅增加,以及企業為符合ESG指標的需求,促進建商大量投入開發,但前幾年供給量大增,在顧及全球經濟與終端需求減少,調控供給面積漸成默契。
1月六都房市交易量略減,但預約年後看房的買家,仍較去年大增3成6,預備年後進行實體看屋,就連外國人在台買房的交易量也有增加,整體房市呈現淡季不淡。
預售屋是不少首購族的優先選擇,市場推案量也大,但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台開工宅數不僅未創新高,反而較2020年減少近3,500宅。專家提醒,建商在工料雙漲及缺工壓力下,可能導致工期延長,提醒民眾在買預售屋時,要慎選建商,若不幸倒閉,房子可能成為爛尾樓,不可大意。
資金熱潮帶動房地產,不只預售屋、小宅,連高單價豪宅市場亦受惠,依據實價資料統計單價超過200萬之豪宅交易,今年1~11月高達38筆,是近六年最高紀錄,而今年200萬豪宅俱樂部的平均成交價每坪229.0萬元,比去年高出5.2萬,也是2016年豪宅市場緊縮後的新高。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除了資金回流因素外,房市熱度由預售市場領頭拉升,買方對高價的接受度提高,因此高價豪宅的價量皆受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