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聚集度高的地區,往往周邊的生活機能健全,對於住宅的需求度也高,更帶動了周邊房價。內政部最新出爐的人口密度調查,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多數在雙北,永和區持續蟬聯,而高雄市新興區擠進第4名,每平方公里有將近2.5萬人,不過5年來房價漲幅僅約0.8%,主要是當地多以自住客為主,近年缺乏話題性題材。
近年專注經營北市都更及危老重建的三豐建設(5514),公告去年營收僅565萬元,合併虧損736萬元,與110年6.66億元、109年13億元大幅下滑,每股稅後淨虧0.04元,主因為去年無完工新案挹注營運,今年可望在「長安匯」完工交屋後,助長業績,未來五年也皆有新案陸續完工。
台北市有超過七成住宅屋齡超過30年,是六都中住宅平均屋齡最大的縣市,在2017年5月開始實施危老條例後,不限基地大小,只要100%土地及合法建物所有權人同意,就可獲得10%的容積獎勵,讓老宅成為北市房產交易熱點,30年以上透天交易量逐年攀升,到2020年成交總額達251.8億元,但也隨著容積獎勵開始逐年降低,2021年的成交總額大減三成,僅171.8億元。
緊連北市,在南港一線之隔的汐止,房價丶租金皆僅為南港的一半,在昨天基隆捷運終於拍板定案後,預期將打通任督二脈,成為北北基捷運沿線的明日之星,除了占有地理交通優勢外,更擁有雙北工業廊帶中,產業推動的開發潛力,專家預估未來十年,房市發展爆發力可期,捷運沿線房價也將水漲船高。
台灣邁向蝸居化嗎?先前內政部資料顯示,去年住宅核發使照數量是近13年以來新高,但住宅平均面積卻減少,7年內新完工的住宅面積平均減少約12坪。除了建商為了搶攻預算相對有限的購屋族,坪數規劃越做越小,為了擠進蛋黃區,購屋族的買房選擇坪數也越買越小。
在如今房市噴發、土地價格飛漲、自住進場狀況下,市心蛋黃土地已越趨珍貴。以台中來說,西區、北區、中區皆屬早期開發,教育、機能、醫療完善臻備,但相對來說住宅也屬老舊。而今,台北建商雄興建設複製台北危老重建成功經驗,於西區推動重建案【柳川.知遇】,期待為當地帶來嶄新城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