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待售住宅達28萬筆,其中老屋竟佔了3成!北高兩地30年以上的待售老屋就達4成,也因老屋多數位在市區精華地段,有著價格較低、公設比低,使用空間更實在等優點,吸引許多買家搶進,但專家也提醒貸款成數需要特別注意。
台北市有超過七成住宅屋齡超過30年,是六都中住宅平均屋齡最大的縣市,在2017年5月開始實施危老條例後,不限基地大小,只要100%土地及合法建物所有權人同意,就可獲得10%的容積獎勵,讓老宅成為北市房產交易熱點,30年以上透天交易量逐年攀升,到2020年成交總額達251.8億元,但也隨著容積獎勵開始逐年降低,2021年的成交總額大減三成,僅171.8億元。
台灣邁向蝸居化嗎?先前內政部資料顯示,去年住宅核發使照數量是近13年以來新高,但住宅平均面積卻減少,7年內新完工的住宅面積平均減少約12坪。除了建商為了搶攻預算相對有限的購屋族,坪數規劃越做越小,為了擠進蛋黃區,購屋族的買房選擇坪數也越買越小。
北市房價居高不下,口袋不夠深的自住客只能尋求向外發展,第一建經統計財團法人金融聯徵中心資料,台北市第三季貸款成數最高的前三名路段,由北投區光明路成數79.5%奪冠,平均核貸利率1.29%,也是北市最低;第二名是文山區景華街,貸款成數78.9%、利率1.31%;第三名為士林區福港街,貸款成數78.2%、利率1.34%。對於自住需求強烈以及首購族來說,可以做為參考。
台北市政府今(16)日公告土地現值,較2021年上漲3.41%;住宅區地王由連11年奪冠的「東方帝寶」以每坪456萬元拿下;而地王寶座同樣是連9年奪冠的「台北101」以每坪630萬元奪得。
根據實價揭露,天母指標豪宅「華固天鑄」和士林中古豪宅「長虹虹頂」,都出現同社區住戶再加碼買進其他樓層的案例,「華固天鑄」一位外籍華僑,甫於今年初買進社區26樓戶,8月再以近3億元、每坪158萬元買進33樓,大手筆在台灣砸下約5.69億元買下兩戶天母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