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櫃建商亞昕國際開發(5213)今(29)日舉辦112年度股東常會,會中承認112年度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與各項討論事項,並通過盈餘分配案,決議配發現金股利每股1.65元、股票股利0.6元。亞昕董事長姚政岳會後表示,公司銷售中、興建中、儲備中案源穩定,未來幾年每年百億營收入帳「不是問題」。
日勝生(2547)今(15)日在法說會上發布第一季重要業務報告。第一季主要由轉投資事業助攻,單季合併營收14.54億元,每股稅後純損0.11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今年第四季將迎來日初不老莊園1期完工,2期明年交屋,2026年則有北市「鑄慕」大案認列,本業挹注金額可望逐年加大。
為杜絕炒房、實現居住爭議,內政部去年修「平均地權條例」,其中企業買以「宿舍」名義購買住宅,得經由內政部「需經許可」。但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揭露修法上路後,仍有企業順利購買台北市的豪宅,內政部長林右昌說,這是鑽漏洞、不應該發生,10 天內提檢討報告。
身價破億元的高資產客群,如何管理自己的財富?答案竟是海外投資!根據最新的《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指出,預估到 2027年,擁有破億元資產人數將達到驚人的 14 萬人,而其中,高達94%「破十億資產富豪」都持有海外資產,且持續尋覓合適的投資標的。
瑞普萊坊舉行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報告,整體而言,2024 年亞太地區的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值得令人期待;萊坊亞太區市場研究部主管李敏雯表示,辦公大樓交易活動雖不如以往,但亞太地區仍是投資的首要類型,佔比約 30%;第二名的則是工業不動產,佔比約 29%,尤其是澳洲、日本和大中華地區;零售及飯店不動產亦將迎來表現相對熱絡的一年。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1)進行「如何積極推動金融業投注國內公共建設,並達成社宅百萬戶之政策目標」專題報告。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表示,政府仍以今年底可完成社會住宅興建達12萬戶為目標,但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認為,國內缺工缺料嚴重,恐產生相互排擠現象,品質將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