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公布第二季商用市場報告,揮別前一季市場觀望氣氛,第二季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止跌回穩,交易規模突破400億元,上市櫃法人以購置辦公室最為積極,超過百億元資金流向商辦、廠辦類產品,並且區域集中於雙北,預估在辦公室舊換新需求帶動下,下半年辦公市場買氣續旺,買方主要鎖定屋齡新、帶有綠建築等ESG題材的辦公大樓,建商看好商用市場發展,也已轉向布局商用不動產。
央行上周出其不意的祭出第五波房市管制措施,調降六都加新竹第二戶貸款成數至7成,引起擔憂此舉是打到換屋族,而永慶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今(20日)回應,認為是影響不大,並且反而對採分期付款的預售屋有利,消費者有時間充分去準備,至於今年房市推出整體交易量仍會年減1~1.5成,房價則在明年初以後才會有較大的轉折,整體將呈現「量縮盤整」格局。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5)日進行「臺北市重大工程進度」專案報告,由於日前信義區疑似施工釀禍,造成天坑事件,成為蔣萬安上任後的首件工程危機,多位議員連番砲轟施工品質及清查時程;不過,輪到民眾黨團議員質詢時,議員要求蔣萬安簽署「持續興建社會住宅承諾書」時,他則是不願簽署。
全球獨立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布2023年亞太區物流倉儲報告,分析未來亞太地區物流倉儲市場的需求和供給。亞太地區的物流不動產持續供不應求,而標的建物的老化及節節高升的地價,更加劇供需失衡,進一步推升現有標的租金。在後疫情時代,倉儲物流的需求預期會回歸正常化,但供給量仍遠落後需求,口袋深的企業傾向開發商預定或自行購地興建,量身打造合適的物流倉儲空間。
持續多年的營建缺工、缺料,加上疫情、俄烏戰爭緊縮全球供應鏈,導致航運成本攀升到歷年最高點,不但預售屋工期動輒被延宕平均2~3季,甚至連辦公室裝修也被波及;據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台灣辦公室裝修成本在疫情3年間下來,平均攀升2成之多,名列大中華區市場的第四高,排名在香港、北京、深圳之後。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開「高房價民怨下政府加速興建社會住宅進度及平均地權條例後其抑制房價之住宅政策相關配套措施」。邀集內政部、國家住都中心、營建署、財政部、金管會及中央銀行等單位進行專題報告;內政部報告5項「社會住宅推動情形」、「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及推動「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草案」、「積極發展專業租屋服務產業」; 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配套措施」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