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輸入性通膨、全球央行接連升息、新冠疫情變種反覆等不利因素,2022年Q1商用不動產交易量首次出現下滑。國內三大商仲高力國際、仲量聯行及戴德梁行分別發佈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報告,第一季不動產交易及土地交易成交狀況均呈現萎縮,建商保守觀望;而商業辦公空間與工業不動產則是在剛性需求的推升,預估2022年會不亮眼的成績表現。
俄烏戰爭、各國央行升息聲響起以及新冠疫情反覆的多重因素下,加深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台灣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與土地交易總額,總額僅827億元,第一太平戴維斯分析主因在於建商投資趨緩所致。
台中14期重劃區為各大建商兵家必爭之地,自去年6月一筆商業區土地衝上百萬單價後,激勵地主拉抬地價,不只有多塊大面積住宅用地開出單坪80~90萬天價,開價破百萬的商業用地更是筆筆皆是;專家則認為,14期重劃區在「容獎」、「容移」激勵下,土地開發效益大,近年來更吸引建商高價搶地,也讓一些投機的地主紛紛坐地起價,但這樣的土地交易榮景最快可能會在明年看到翻轉!
房市買氣暢旺,建商獵地不手軟,光是去年一整年度全國土地交易總額便高達2924億元,創高力國際有統計以來新高,其中台中市便磁吸780億元土購地金額,占全國比重超過1/4,尤其七期、水湳、14期以及單元2更是建商獵地重點區域。
科技園區發展題材熱,繼內科及南港後,北投也成為近年發展亮點,除了有華固、長虹等建商積極購地外,也有Volvo、汎德永業等汽車大廠設立旗艦展售中心,就連華碩、中鼎、仁寶及康舒科技等大型企業,也都在北投設置總部大樓,讓去年北投區土地交易一舉衝破200億元。
為抑制炒房現象,財政部日前表示,2021年7月推動房地合一2.0開始,企業房地合一稅率從原本「併計營所稅」改為「分離課稅」,來因應稅制調整;財政部將預告修正施行細則,讓企業房地合一稅列入台版最低稅負制減項,避免企業因投資不動產而落入最低稅負課稅情況,預計2月底開始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