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集團出售位於台北市仁愛路三段的芙蓉大樓,由璞永建設、白天鵝建設、海悅國際及濟盟建設等四家建商共砸下 131.25 億元買下;業界拆算每坪地價達 1,526 萬餘元,超越三年前元利建設買下大安森林公園對面都更案單價約 1500 萬元紀錄,有望問鼎全國最貴地王寶座。
戴德梁行今舉行第一季報記者會,商用不動產、土地交易市場熱度有明顯增溫,交易量分別為 212 億與 637 億,戴德梁行預期商用不動產未來仍由企業自用擔當需求主力,而土地交易市場對於選擇性信用管制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影響層面有限,因此購地信心已恢復。
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第一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為 240 億元,受到低基期影響,年增率為 46%;住宅市場在新青安政策題材發酵下,土地市場買氣轉趨熱絡,建商購地動能回溫,大型土地單季成交金額達 371 億元,與去年第一季的低基期相比下,年增率更達到 135%,顯示建商樂觀看待住宅後市發展。
台中山城一哥「豐原區」,不久前才創下百萬土地單價,隨即出現大地主跟風求售,位於中山路上的「嘉德大樓」、現況為大同中醫診所,開價3億6000萬元;在地業者坦言,「自豐原土地突破百萬天價後,賣方蠢蠢欲動,高總價產品平均開價約成長3成!」
2023年房市歷經一連串政策效應,最後由囤房稅2.0收尾,從對建商土建融貸款、銀行金融條件、平均地權及稅務等各種縮編動盪後,房市仍回歸到基本盤,就連土地交易量也冷靜許多,中小型建商縮手、大建商緩步調整,這些從高雄最新統計去年開工數量及總銷售額中都能察覺端倪。
高力國際發布最新「 2023 年第 4 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市場調查」,交易市場依舊呈現兩樣情,企業自用剛性需求支撐商用不動產買氣,拉抬 2023 年總交易額至 1,370 億元,年增幅約 3%;土地市場的買氣則因各項管制措施未解禁,交易額持續萎縮,全年僅 1,284 億元,是 2018 年以來、近 6 年來的最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