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於地震帶,房屋耐震問題成為全民焦點,根據國土管理署最新統計,去年全台核定 735 件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案,累計已達 5268 件,顯示老舊建物改建速度正在加快。政府更於去年底修法,擴大建築容積獎勵對象,期望讓 921 大地震前的舊屋儘快翻新,而國家住都中心也將公辦都更的防震係數調高,確保新建住宅的耐震標準,提升居住安全。
台灣公辦都更迎來新時代!國家住都中心首次引進「連鎖式都更」概念,借鏡日本東京「大手町」的更新模式,在台北信義區打造「信義兒福連鎖式公辦都更」。歷時 6 年規劃,總投資金額達 190 億元,全案於 2024 年 1 月全數招商成功,與國美、順天、大陸、冠德、遠雄等 5 家建設公司聯手推動。透過「先建後拆、產權交換」的模式,不僅確保兒福中心幼兒園持續運營,也將逐步打造全齡社區與新創產業基地,為台灣都市更新開創新標竿。
全台首例「使用權社宅」即將登場,作為示範案的信義兒福 B1-1 基地預計於 2025 年第四季完工,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分回的 72 戶將採用 20 年長租模式,打破傳統居住選擇的框架。國家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指出,信義兒福 B1-1 標誌著台灣住宅政策的新里程碑,並期望透過示範成功,吸引壽險業及建設公司投入,推動更多類似產品的開發。
台北市信義區的「信義兒福 A2 基地公辦都更案」今(15)天正式簽約,國家住都中心與遠雄建設首次攜手合作;標誌著信義兒福 6 塊基地連鎖式都更計畫的最後一塊拼圖落地,未來將為當地社區注入全新的活力。「信義兒福 A2 基地公辦都更案」總投資金額達 28.19 億元,預計 2021 年完工,將為信義區帶來更多的住宅選擇及生活機能。
去(2024)年12 月 31 日,國家住都中心在桃園市八德區的「白鷺安居」統包工程順利決標,為成立 6 年來興辦 6.8 萬戶社會住宅的階段性目標劃下句點,標誌著前總統蔡英文任期內社宅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也為現任總統賴清德接手後的政策續航拉開序幕。然而,從蔡英文的承諾到賴清德的「百萬戶大計」,社會住宅政策執行效能與未來挑戰,仍是社會焦點關注。
台南市南區「鯤鯓安居」於13日舉辦開工動土,此為社宅第100案動土,對全國來說更是社宅重要的里程碑,動土典禮由總統賴清德親自出席並主持儀式,賴清德指出,政府正在推動的「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預計2032年,社會住宅直接興建與包租代管分別都要達到25萬戶,再加上租金補貼50萬戶,來滿足租屋家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