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今年7月1日〈囤房稅2.0〉將正式實施 ,但營建業卻上演十年資金大行情,整個預售屋及成屋市場,更出現<四高>罕見熱況,包括:(一)520之前全台將近一兆推案量。(二)營建上市櫃股價飆新高。(三)銷售率佳完工入帳金額驚人。(四)高現金殖利率成為《存股》新標的。
囤房稅2.0對於建商手上成屋有相當壓力,最新實價即揭露,信義計畫區豪宅「皇翔御琚」,今年3月出現新買家晚十年入手,單價約打77折,不過此棟豪宅戶戶單價破200萬元,過去鮮少出現交易,專家指出,隨著社區屋齡增加,現在又有囤房稅壓力,反而是高端豪客進場議價時機。
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俗稱「囤房稅 2.0」的「房屋稅條例修正案」,除提高「囤房稅」稅率外,低價房屋免稅以自然人持有 3戶為限;財政部已預告「住家用房屋戶數認定及申報擇定辦法」草案,規定適用免稅 3 戶須於每年 3 月 22 日前擇定,若未於期限內擇定,第 1 年稅捐機關按稅額由高至低從優擇 3 戶免徵,第 2 年以後則按取得時間順序擇定。
上曜(1316)看好總統大選落幕後,將延續居住正義政策、囤房稅2.0、協助百萬租屋家戶、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等相關優惠政策,有助於遞延的買氣在今年會明顯大舉回籠,已備好約393.4億元的建案量,及5,900坪庫存土地,今年第三季將再推出九份子南基地的新案,初估總銷將至少達200億元,樓高也將超越35樓。
「選後房市不會更好!」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認為,選後不管誰當選,在眾多打房政策,如限貸令、囤房稅2.0,政策是兩相衝突,建築業門檻變得很高,加上碳費問題需面對,建商經營需步步為營,不能過度樂觀看待房市。
2023年房市歷經一連串政策效應,最後由囤房稅2.0收尾,從對建商土建融貸款、銀行金融條件、平均地權及稅務等各種縮編動盪後,房市仍回歸到基本盤,就連土地交易量也冷靜許多,中小型建商縮手、大建商緩步調整,這些從高雄最新統計去年開工數量及總銷售額中都能察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