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房市移轉量呈現量縮,不過國內近期通膨狀況嚴峻,民眾有台幣越來越薄的預期心理,加上去年下半年的觀望買盤緩步回流中,4月房市交易量有小幅回溫,房仲指出,整體房市仍是自用當道,呈現「上有鍋蓋、下有鐵板」的盤整格局。
六都地政局今(6日)日公布3月份買賣移轉棟數,在今年前二月量縮至近六年來最冷,3月在買氣稍回溫下,買賣移轉量增逾3成,為2.1萬棟,但對比去年仍年減18%,累計第一季移轉棟數為4.9萬棟,各都皆緊縮2成上下,仍維持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年減趨勢。
農曆年後看屋人潮逐漸回籠,買氣也有回流趨勢,各大房仲業者今(31日)日公布內部成交數據,3月房市明顯較2月回溫,包括永慶房屋、台灣房屋與中信房屋所公佈的3月成交量,皆較上月回升,分別為月增31%、25.6%、27.1%,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呈現衰退趨勢年減4.2%~16.1%。
疫情解封國門開放下,跨國商務與產業交流正漸漸恢復正軌,也刺激了商用不動產需求回溫,加上正在修正子法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當中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對於有避稅空間的豪宅影響大,不少建商轉攻頂級商、廠辦市場,據內政部統計,台北市辦公服務類建照樓地板面積在2022年的年增率高達286%,預估今年就將有近4萬坪的商辦完工招商。
今年1月有長達10天的農曆春節假期,2月則為完整的交易月份,各大房仲業者今(24日)日公布內部交易量,對比上月皆有回溫跡象,但對比去年同期,前兩個月的交易量仍是近三年來最冷,市況不如去年熱絡,業者即指出,今年房市仍充滿挑戰,但也將有望成為近年最好議價的一年。
指揮中心宣布12月1日起解除室外戴口罩禁令,防疫管制陸續放寬,國內旅遊人潮隨之出籠,觀光、餐飲、旅宿等產業最有感,而不少上市櫃公司也積極布局觀光工廠,撐過疫情寒冬搶攻觀光商機,今年全台通過觀光工廠評鑑的業者,多達165家寫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