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金控旗下元大證券與元大商業銀行,近日以總價 18 億元出售位於台北承德路的「元大金控承德大樓」,買家為一家投資公司。元大金控原本的業務部門搬遷至台北大安區的自有商辦,成為金融業資產調整的最新案例。
在央行打房政策壓力下,商用不動產成為建商轉型的新藍海,微型商辦與智慧廠辦熱潮掀起!大咖建商包括興富發、華固等紛紛加碼布局,2025年預計成為商用市場的撐盤要角。土地與商辦交易熱絡,商用市場供不應求,未來發展潛力無限。
今年初開始商辦熱潮正式起飛,位在士林捷運站旁的豪辦「欣翰士林官邸」,1 月出現中樓層交易,紡織傳產法人以總價 1.35 億元、單價 96.1 萬元,買下總面積 159.78 坪的毛胚屋,這也是去年 7 月平均條例修法實施之後,「欣翰士林官邸」的第 6 筆交易。
商用不動產市場首季交易開紅盤,單季成交額突破 400 億元大關,年增幅度達 151%,今年市場也迎來首筆百億元級別大型商辦交易,為開發商、代銷業者組隊買北市芙蓉大樓部分產權,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分析,從去年開始,老商辦大樓交易熱度直線飆升,除企業購置自用外,建商看準重建開發商機,也重金插旗布局。
台灣商用不動產買氣在全球升息循環以及景氣復甦訊號不穩定的影響下,整體買氣小幅萎縮,但在通膨隱憂推動下,市中心辦公室反而成為資金避風港,買氣穩定成長;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協理丁玟甄指出,觀察今年的大型商辦交易,投資型買方貢獻超過 7 成 5,占比突破歷年水準。
平均地權條例「管住不管商」,不少法人將資金轉向商用不動產,而「包棟式」、「多樓層式」的掃樓交易熱潮,在今年上半年台北商辦市場中出現多次;「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6月以13.27億元向和泰產險買下位在忠孝西路上,屋齡已53年的整棟商辦,共1636.75坪,是台北站前商圈近7年來總價最高的交易,也是今年台北市商辦交易總價第3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