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本身就帶有集客力,然而如何運用人潮留下錢潮,卻遠比想像中還要困難,尤其是更加微型的捷運車站空間,高雄美麗島捷運站就是一例,因此空間活化,提供轉運的旅人服務需求,甚至吸引站外周邊民眾來到捷運站消費,都考驗著商場經營者的規劃。
國泰化工(1715)高雄舊址閒置多年,今(12)日公開釋出售出訊息,並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代為銷售;近 2 年,高雄市政府透過大型公辦都更、捷運聯開、地上權等開發模式,吸引建商、專業投資機構與大型壽險機構投入商辦、旅館與商場的開發,帶動高雄商用不動產的多面向發展。
馥華繼10月份取得板橋最大開發案環狀線板新站聯開案,相隔2月再報喜訊,今(1)日與大洋塑膠子公司常新欣業簽訂中和捷運橋和站周邊合建分屋契約,加上自家土地,將有廣達1.8萬坪基地,未來將打造為商場、住家與辦公室。
座落在台灣大道、繼光街口的龍心百貨,過去以公開招股方式募資營運,所有權人將近1400人,同時也是近年來法拍市場常客,近日司法院公告,劉姓小股東因積欠銀行貸款,持分產權遭法拍,底價3.9萬元,今日執行第三拍以流標收場。
根據近兩年來經驗,無論是屏東還是高雄燈會,締造千萬人次造訪,這次在燈會與大眾交通的加持下,對周邊商場三井OUTLET、預售案場將有機會帶來新一波人潮。
疫後宗教活動重新回歸,社團法人砸重金購辦公商場自用,最新實價登錄揭露,基督教台灣神住611靈糧堂以近1.2億高價,買下位於精明商圈內的「麥克阿瑟計劃」1209坪地下空間,也讓原屋主入袋8000萬順利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