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續,到底對於不動產市場有什麼影響?外資商仲仲量聯行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短期內,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房地相關交易延遲,但預期下半年風險可望下降,原本延遲的房地相關交易不但將會恢復,並且將出現補償式的增長。
鑑於新冠肺炎爆發,牽動全球市場緊張情緒,根據外商商仲發布2020年大中華不動產市場報告指出,受到全球政治風險影響全球經濟波動,誘發市場避險情緒高漲,而台灣A級辦公室市場在去年空置率創新低、租金至近十年新高等因素,2020年租賃市場仍然是「房東市場」局面。
新冠肺炎爆發間接對全球房地交易,帶來巨大的影響,根據商仲今(18)日針對新冠肺炎與亞洲不動產交易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爆發帶來很大的影響,短期考驗全球供應鏈,房地相關交易也可能延遲,然而,如果疫情有效受到控制,房地交易風險在下半年轉弱,投資額有望反彈,使之出現補償性增長。
美中貿易激戰,加上企業自用、外資搶進,在產業推動之下,過去冷了近10年的商辦成為當紅炸子雞,然而看準這波商辦缺貨潮,A咖建商、壽險者紛紛使出渾身解數,透過法拍、標售等手段取得商業土地,專家預估未來6年,雙北市供應量將達到37.6萬坪,這波商辦推案狂潮,究竟能熱多久呢?
2020年總統大選落幕,由總統蔡英文以817萬票連任,商仲業者指出,資金寬鬆、金融投資信心保守的大趨勢不變,因此房地產仍是重要的資金保本避風港,其中台南因為台積電投資兆元建廠,拉動周邊產業聚落搶進,將引導人口進駐,市場熱度最高,重劃區將成市場創價主力。
總統大選上周圓滿落幕,至於選後房市如何,CBRE世邦魏理仕今(13)日發佈台灣不動產市場報告指出,蔡英文政府連任,兩岸關係的變化將是影響投資人投資台灣的重大因素,預料未來數月投資人將抱持謹慎觀望的態度,而蔡政府後續4大政策,也進階影響今年不動產市場的後市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