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陳威廷將於11月9日至12月29日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彼岸(Paramita)」,由策展人曾學彥策劃,匯集藝術家從台灣至日本近十年的重要創作,包括手寫詩文、平面繪畫、立體雕塑及多媒材作品,呈現他對生命、成長、存在等課題的深刻思考。展覽名稱「彼岸」源自佛教用語,表示前往彼岸、通往解脫的方法或途徑,傳遞藝術家對於此岸與彼岸、現實與幻境的探索與詮釋。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7月份大師講座今日在林皇宮登場,邀請旅德建築師林友寒以「從平凡中創造價值」為題,暢談近幾年建築創作,林友寒說,建築師扮演著「土地代言人」的重要角色,透過土地條件、周遭環境,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楊柏林相信人與自然達到同樣謙卑,透過和自然親密的互動關係,悠遊在天地萬物之間,幸福具足,生活才是創作的根本,與佳元建設蔡錫全董事長秉持著同樣理念,抱持對自然生態多樣性的關懷,面對都會間的過度喧囂、擁擠,更深感應打造一個適合創作的空間,表達對生活美學的追求,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獨處創作的空間,而這個建築空間的機能樣態除更適合修身養性,同時表達一種生活美學的態度和品味。
磐鈺生活美學文化藝術基金會定期舉辦藝術展,最新檔期邀請到享譽歐美的拼布藝術家劉棟,以「透視無限」為主題展出17件纖維藝術創作,獨創精湛的拼布藝術技法,驚艷全場觀眾,磐鈺接待會館甚至用高價收藏藝術品《湖濱漫漫》。
麗寶積極投入文化藝術人才培育,「第七屆麗寶雕塑雙年獎」今(23)日宣布正式徵件起跑,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更為了鼓勵更多藝術家參與創作,本屆總獎金由上屆的新臺幣200多萬元提高至新臺幣500萬元以上,期望匯聚全球菁英,為文化藝術注入更多元的活力。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推出2023年末特展《水曰 Water Says》,由「自己人 Mutualism」團隊策展,帶來三組藝術家:美國藝術家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潔米 · 塔巴克(Jami Taback)、聲音藝術家李欣芫、纖維裝置藝術陳陳聖文的精彩創作,從環境變動議題出發,以「水」作為第一人稱,傾訴「祂」在太平洋兩端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