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了減輕民眾租屋負擔,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從2022年起開辦 300 億元擴大租金補貼,但有民眾卻用假的租約來騙取政府補助,後來被發現後,不僅吃上官司追討回詐領的租金,且因此遭法院刑事判決,賠了錢又觸犯刑法,惹上牢獄之災。
南部傳出外牆防水施作業者,以低於市價但卻開出有8年防水保固的條件來承接案子,如今民眾付了幾十萬出去,外牆獨留施工到一半的鷹架,業者卻人間蒸發,連鷹架廠商都因該業者積欠工程款而不願拆除,律師則說,此舉可能已構成刑法的詐欺罪!
買房換房都會有裝修的需求,但據住宅消保會統計,受理的1.3萬件糾紛中,有近7成就是裝修糾紛,近日接獲的申訴案件中,更出現屋主在與承包業者發生工程糾紛後,廠商拿走鑰匙不歸還,甚至擅自更改住戶電子鎖密碼,讓房屋所有權人有家進不了的情況。
內政部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今日行政院已拍板通過,接著將送立法院審議,對於打房五重拳,尤其是炒房罰款,鄉林(5531)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今天表示,雖然刑法已拿掉,但高達5000萬元的天價處份讓大家無法接受,會讓營建業揹負很大的黑鍋,讓大眾誤認房地產是暴利產業、違害社會秩序,請立委們未來在審議能多加考量。
為了遏止炒房歪風,內政部去年底提出《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修正草案,但「嚴懲炒作關3年」條文因有「認定模糊」而確定拿掉,但行政院會至今遲遲未通過,讓外界質疑政府決心。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今日表示,草案目前進入精修階段,「所有數字都沒有要再改」,特別針對「限制換約轉售」部分進行精準的文字調整。
政府聯合多部會打房動作頻頻。繼上週內政部祭出5大措施打炒房,甚至不惜祭出刑法威嚇,全體國銀土建融業務暴增也引起高度關注。今(13)日的立院財委會上,朝野立委不分黨派一致針對公股行庫的土建融業務增加情況提出質詢,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已指示各大行庫徹底清查其不動產業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