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科技園區成房市火車頭,統計台中市科技園區旁的五個行政區全年預售屋成交戶數,佔全市預售屋成交量的四分之一,且進一步細究各行政區銷量最好的建案並非以價格取勝,業者分析指出,科技族群購屋重規劃配備、性價比與地段未來性,吸引科技族出手購買的關鍵仍在產品本身。
升息威力顯現,儘管2月工作天數增加,仍救不了房地相關稅收。財政部公布統計,土地增值稅連續11個月負成長,契稅表現也黯淡,房地合一稅單2月僅微幅成長,前二月金額更創同期首度負成長。2月實徵淨額57億元,稅徵起件數4萬2443件,較去年同期減少25.9%,財政部分析主因在去年有大額繳納案件導致。
疫情下的全球通膨、央行升息、原物料起漲,讓許多房東將增加的成本轉嫁至房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分析房租暴漲主來自於「吳爾芙效應」,因為疫情導致對於個人空間的需求增加,帶動房租指數上升!而全台房租指數今年以來也快速走升,讓租屋族壓力越來越大。
富比士地產王今(18)日舉辦「2023海外不動產新契機」論壇,主講人之一富比士網路科技執行總監陳高超從股市暢談到房市,並針對《平均地權條例》影響進行說明。現場生動有趣,吸引不少人互動;另一位主講人則是財經專家黃世聰,他對於2023年海外房地產市場的見解與分析。
年初《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開春就替房市投下震撼彈,專家分析,新法2大重點,包括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與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目標都在打擊投機炒作,引導市場回歸正常機制,預期未來房市將以自用需求為主,對於不受政策影響的自住客而言,今年反而更有機會買到合理價位的好房子。
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2022年辦公室總核發建照面積約148萬平方公尺,相當於13棟101的開發量體,其中3~4月及10~12月,核發面積都爆出大量。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分析,開發商看好未來的商辦需求,不過市場也擔憂未來這些量體陸續完工後,恐怕也會對市場租金造成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