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公寓大廈管理糾紛案件逐年增加,去年達 1,247 件,較前年成長 8.2%。其中管委會選任爭議占整體糾紛案件的 35%,公共空間使用爭議占 28%;位在大安區精華地段忠孝東路四段、緊鄰明曜百貨的「阿波羅大廈」,屋齡超過 40 年但每坪房價高達 90 萬元,近期卻因管委會「雙胞案」爭議未解,又爆出一樓店家占用公共空間不付管理費的新糾紛,讓住戶苦不堪言。
當住宅市場的需求受限貸令影響而量縮,高雄房地產的投資風向正悄然轉移。近年,從楠梓台積電園區、左營高鐵特區、亞洲新灣區,「上班」這兩個字成為高雄房市下一個關鍵字。高雄市代銷理事長謝哲耀在日前富住通商用不動產研討會上時指出,高雄商用不動產市場發展,已逐漸從傳統租賃過渡到資產配置、企業形象布局的新階段,未來投資與自用的需求都極有潛力。
位於台中市東區復興路與大智路口的協益大樓一樓店面,曾是育達補習班營運34年的據點,自2020年搬遷後即對外招租,2023年一度迎來夾娃娃機業者,但只撐了不到一年即退租,該店面空置一年終於再迎新租客,那就是本土平價服飾品牌NET,實際走訪現場,已掛起徵人與即將開幕的布條,店內也正在加緊裝潢中,業界認為,站前商圈假日移工與家庭客層超多,消費力道強勁,吸引品牌高價搶進。
企業主瘋搶同棟商辦!政府「打住不打商」政策下,私法人積極購置商辦產品,更出現「加購」同棟商辦的熱潮。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發現,今年包括展碁國際、長庚醫療體系、浪凡網路科技、豐順營造等法人機構,都出手加購台北「同棟不同層」商辦,企業主對同棟大樓的偏愛與發展信心可見一般。
房市買氣急凍,7月四大房仲門市交易量未見起色,皆月減1成,而代銷業者海悅(2348)公布的7月合併營收1.92億元、也較同期減少,累計1-7月合併營收34.42億元、年減24.4%。
房市近期爆出預售屋解約潮,加上中小型建商接連倒閉,市場一片愁雲慘霧,不過大型房貸銀行高層透露,央行 9 月理監事會議不會這麼快鬆綁房市管制,對銀行的不動產總量管制也會延續至年底,最多就是針對可能「殃及無辜」的部分,小規模的進行滾動式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