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房市「上冷下溫」,六都地政局今(2)日陸續公布12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2.3萬棟,為2023年唯二突破2.3萬棟的月份,也是全年單月最佳表現,而六都全年交易量23.6萬棟,雖創四年新低,但量縮幅度收斂至3%,其中台南市表現最為亮眼,較2022年成長8.1%,是六都中唯一交易量成長的都會區。
吉家網發布今年第三季房市季報,六都季表現桃園居冠漲幅4.04%,在交易量縮的房市景氣下,桃竹地區呈現逆勢持續上揚,連續三季較去年同期漲幅都居六都之冠,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表示,桃竹儼然成為六都房市發展的明日之星。
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所提的1,500萬元全額貸的青年購屋方案,有哪裡可以買?若據聯徵中心今年前三季資料,六都及新竹縣市公寓的平均總價除台北市,都不到1,500萬元,電梯大樓總價高,不過還有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四都,以及新竹市的大樓總價不到1,500萬元,貸款成數的部分在71%到75%之間,平均房貸利率都在2.10%以上。
「七都房市好,但莫忘世上苦人多!偏鄉、弱勢地區都沒機會!」台灣省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邱奕勝今(12)日大聲疾呼,政府的政策思維讓弱勢地區沒有機會了,七都有不少建設、產業為房市撐腰,但政府投資未平衡發展,如嘉義、雲林、屏東、花東等,人口不斷的流失、外移,直言「貧窮是會遺傳的」。
台北市平均屋齡達36.87年,屬六都中最老的,30年以上的老舊房屋多達七成,也讓都更危老成為近年建商積極進攻標的,不過在都更同時,地主往往怕被建商瓜分利益,而北市近期就有一處蛋黃區案,由27位地主100%同意並完成鄰地整合,堪稱自主都更典範。
11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突破2.3萬棟,寫下年月雙增的好成績,也是今年單月最佳表現,在交易量大增同時,不少市場人士以「量先價行」原理,預估2024房價將續漲,不過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反倒認為,房市與股市的價量關係走勢不同,別陷入「量先價行」的迷思,2024房市沒有再上漲的基本要件,房市空頭才正開始,選後若短線上漲,房價漲多少就會跌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