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各區域紛紛出現打破房價天花板的高價新案,如新北板橋有成交最高達121萬、台中水湳出現首筆達百萬,高雄鼓山則每坪上達73萬元,「竹苗王」飛鷹地產董事長王銘國就透露,竹南頭份就有建商要推5字頭,他並認為,今年在六都加新竹,以及區域中的蛋黃生活圈,都將會出現單價創新高的指標新案,建商不怕賣不掉,原因就在於台灣人喜歡「尊榮感」!
2024年七都地王已全數出爐!六都地王全數衛冕成功,新竹縣地王寶座由蟬聯多年的竹北永豐銀行,改由遠百竹北店對面全國電子店面奪下。觀察實價登錄發現,近三年地王周邊房價漲幅大都高於所在行政區,其中就以竹北新地王周邊房價漲幅達38.3%最猛。
臺北市容老舊,平均屋齡已高達36.87年,為六都中屋齡最大,社團法人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表示,蔣萬安市長上任以來,非常重視解決老大樓的問題,期許尚未成立管理委員會的大樓盡快成立,也希望協助社區管委會更專業、有效率的運作,因此,臺北市113年度公寓大廈管理組織輔導計畫從1月1日已經展開。
內政部 15 日發布 112 年第 3 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房貸負擔率為 42.25%,較前季微幅上升 0.16%,較 111 年同季上升 1.7%,再創下歷史新高;而全國房價所得比為 9.86 倍,同樣也寫下歷史新高紀錄,民眾要不吃不喝近 10 年才有能力買房。
2023年房市開低走高,六都12月合計買賣移轉棟數年增16%,不過全年度交易量仍微幅量縮3%,六都中僅台南全年交易量仍正成長,而據六都地政局及民政局資料,統計六都家戶購屋比,2023年與2022年相比,也僅台南市走揚,桃園市家戶購屋比在2022年高達5%,代表每100戶有5戶買房,去年跌至4.5%,買氣甚至低於疫情爆發前。
TOD軌道經濟效應帶動區域成長,從六都高鐵站區周邊發展就顯而易見,雙北站區、桃園青埔、台中烏日、台南高鐵特區到高雄左營,甚至從高鐵站區往外延伸之區域,都受惠其中,連帶地段房價水漲船高,政府若再加碼重大建設挹注,更有加分作用,如高雄因台積電議題,楠梓房價發展就曾有短時間內連番上漲現象,並帶動左營高鐵站區;台南高鐵特區因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效應,加上仁德港墘將設置綠能產業園區,預計將帶動仁德房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