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案事件至今未落幕,台北市長蔣萬安祭出「防弊措施」,未來任何涉及容積獎勵的細部都市計畫提案,都將不予受理,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只要符合公益性及必要性,中央不會反對。
京華城容積風波再起,將全台與獎勵容積相關的建案鬧得沸沸揚揚,不僅高雄有國賓危老議題受到質疑,台南亦有人認為,當初鐵路地下化專案照顧住宅之招商則有「圖利特定廠商富立建設」嫌疑,為此台南市政府都發局連續多日發出新聞稿澄清,再次說明原因。
台南都發局近日在市政會議上亦指出,目前已經推行7處營眷改土地,以及正在進行前期規劃的則有4處土地;預計目前公辦都更可取得公益設施包括1264戶社宅、6處托嬰中心、2處日照中心、2處幼兒園、1處社福中心、1處勞工服務據點等。
新北住都中心今(22)日發布「社會住宅標準化流程SOP手冊」,盼建構完善社宅管理流程,新北住都中心董事長陳純敬透露,目前管理社會住宅估計將達到30處、共3689戶,規模與經驗居全國之最。
華亞科技園區弊案涉及前桃園市長鄭文燦,2017 年,華亞科技園區旁的 9.5 公頃農地重劃案,台塑集團前高層組成重劃會,向桃園市政府申請自辦重劃為產業專用區。鄭文燦被指控在任內收受 500 萬元賄賂,協助完成土地重劃。檢調調查顯示,台塑集團高層籌集賄款,用以換取鄭文燦批准重劃,最終,法院裁定以 500 萬元交保,並限制其住居及出境出海。
403地震後全台平均屋齡最高的台北市,宣布進入大都更時代,民眾對於老宅居住安全的危機感再起,建商也的確在地震後感受到都更意願大增,而北市市中心精華地段,就出現全案規模達6街廓,基地面積高達6千坪的都更案,目前已完成第一期2街廓面積達1700坪的整合,兩大都更建商目標1年內完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