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尋 - 公共空間

新聞搜尋 - 公共空間

市場動態

台北雪梨灣 1字頭起房價468萬起2房

六峰建設、總行營造的施工品質,榮獲得國家公共工程的肯定。 六峰建設、總行營造於今年5月19日在台北市長柯文哲見證下,進行【捷運士林站TOD轉乘設施空間活化及多元服務建置案】統包工程簽約儀式。擁有37年深厚營建實力,多次榮獲國家金石獎、金質獎的肯定,擁有甲級營造的六峰建設、總行營造,這次以興建國家工程的標準來蓋「台北雪梨灣」,從安全性、健康性及實用性的角度去考量,結合周邊特殊的海景環境,打造一個距離台北大約30分鐘的海景精品宅,不論是鋼筋、混凝土份量都加倍,在結構耐震係數上加強,不惜採用更高成本的防火防災環保無毒的建材,如中華頂級氣密窗、REWAX自來水進水過濾設備、宏閣中鑄鋁防火玄關門、國產水泥、HCG和成衛浴、RAK/ROMAN諾曼地/壁磚….等大品牌,並採綠建築工法,為您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節能、環保又有景觀的海景精品宅邸。 「台北雪梨灣」3980坪壯闊基地,一眼盡納八斗子港灣出海口及基隆嶼絕美風景,﹗本案師法澳洲雪梨世界一級城市大街廓規劃,全區統一開發設計,創作360゚WAVE藍海曲線大景建築,得天獨厚的波浪曲線攬山引海,彷彿藍洋天際、浪花層疊,大基地、大花園、大海景,創造出國際大城的水岸視野。 「台北雪梨灣」邀請當代五大首席名師團隊翹楚爭鋒,由規劃「陶朱隱園」超豪宅的建築首席大師柯宏宗攜手建築師簡俊卿,光影設計名家羅伊真,豪宅御用景觀設計李淑雲,公共空間魔法師王崇熙,五大名師團隊共同擘畫這個改變北台灣地景的超強計劃。「台北雪梨灣」大台北熱銷冠軍宅,不僅基隆區域客搶購熱烈,連台北市內科、南軟及汐科許多年輕工程師也搶著買﹗ 「台北雪梨灣」十二大優勢橫掃北台灣建築界 1. 會呼吸的日光建築 2. 賞心悅目的大景建築 3. 擁有良好的空氣品質 4. 全齡樂活的永續綠社區 5. 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 6. 擁有寬闊的中庭及多元化的樹種 7. 建築設計特色讓人嘆為觀止 8. 1 字頭房價最強首購 9. 豪宅規格的設計團隊 10. 國際綠色節能健康建材 11. 自有品牌營造廠精實的施工經驗 12. 誠心誠意的銷售服務團隊 「台北雪梨灣」規劃1+1-海景4房,結構工程0付款,總價468萬起買2房,多項樂活公設讓您天天在家渡假,十大保全系統高規格管理,700坪低密度、低落塵、低分貝、高綠覆的活氧中庭,是0-99歲全齡共好的友善社區。「台北雪梨灣」要讓首購族擁有國際感的好房子,以1字頭房價震撼大台北購屋族。

建築美學

領航台灣建築數十載 潘冀-人本建築的終身實踐家(上)

一般人或許對這個名字不一定熟悉,但潘冀可是台灣極少數榮獲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FAIA)頭銜的建築師,也是全台規模最大、唯一在中國大陸具備獨立開業資格的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更是台灣高科技廠辦與醫療建築設計領域的先驅,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友達光電等高科技廠辦,乃至於郭台銘捐贈百億元興建的世界級頂尖癌症醫療中心: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全都是出自潘冀之手。 台灣積體電路15廠區(圖片提供: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近年,潘冀又全心投入推廣「青銀共居」的建築理念,並與多家知名建設公司,一同規劃中老年人的居住願景,持續在台灣建築界扮演先行者的角色。潘冀的巨大貢獻,不僅止於建築領域,甚至對台灣經濟、社會與產業界,都有著舉足輕重地位與影響。 這真的是位已年近80(其實才78歲)的老人?從潘冀身上,記者除了只看到已經花白的頭髮,卻絲毫感受不到任何老年人的遲暮之氣。當訪談漸入佳境後,潘冀反客為主,毫不吝嗇並絡繹不絕地分享著他的經歷與想法時,更讓人無法忽視他侃侃而談的自信,以及時而引人哄堂大笑的幽默。 潘冀的個人特色,如同他的建築設計與人生:默默貢獻,卻影響深遠;不標榜個人風格,卻讓人感覺歷久彌新。 潘冀畢業於成功大學、美國萊斯大學,後於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學位,先後於紐約Philip Johnson及Davis Brody建築事務所工作。1981年選擇回台創立「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距今已有38個年頭,目前事務所成員多達200人以上,猶如一所建築設計學院,成功奠定了台灣規模最大建築師事務所的地位,也是目前台灣唯一在中國獲得獨立開業資格的建築師事務所。 帶動台灣醫療建築設計發展 得獎無數的潘冀,近期陸續榮獲中國醫療建築設計年度傑出人物獎項、2019 WACA世界華人建築創作優秀獎,獲獎作品出自他設計的醫療建築,為病患與醫護人員提供了良好及人性化的環境。 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圖片提供: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同時,潘冀也頻頻受邀參與設計規劃台灣與對岸的醫療建築,郭台銘捐贈百億元興建的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即特別邀請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操刀,成就了台灣唯一的世界頂尖癌症醫療中心,帶領台灣醫療建築設計躋身世界一流水平。 有別於一般的建築師事務所,接案多以商業、住宅類為主,潘冀的事務所則是著重在高科技廠辦與醫療建築等先進建築領域,是什麼讓他把目光聚焦於此? 潘冀說,那是在20年前機緣巧合下,事務所與雙連長老教會合作,為教會中照顧年長及失智老人的福利園區設計安養空間,邊做邊學,日積月累下成了事務所的專長之一。 而醫療建築、分工精細的高科技廠辦,並不像建築本體那樣冷冰冰,而是必須像照護長者與失能者一般,必須更面面俱到,照顧到使用上的每一個細微環節。「尤其是醫療建築,除了照顧居住者的需求,還要符合醫師的高要求,設計更複雜,也更具挑戰。」潘冀直指重點的說。 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內部空間(圖片提供: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因此,醫療建築設計除了一般的空間使用需求,更著重於整體的規劃性、功能性、實用性、人性化及綠化環境等方面,還需兼顧病患與家屬的情緒感受,從精神層面出發,結合大自然元素,透過光線的穿透力、綠化園林的點綴、空間層次的安排,創造人與環境的協調,讓使用者得到平靜與放鬆的心情。 「青銀共居」觀念值得被推廣 過程中也讓潘冀關注到現今高齡化社會,愈來愈多長者過著獨居生活,不僅得不到關懷,還需承受周遭老人相繼離去的恐懼,生活每況愈下。他認為,「長者人生經驗豐富,集睿智於一身,有許多值得年輕人學習之處,老人與年輕人多相處,也有助於提升活動力。」為打破獨居養老的刻板印象,「青銀共居」的觀念更值得被推廣。 「我本身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實踐中,雖然我已經78歲,但每天都準時到事務所上班,工作8小時。事務所同時期進行的設計案將近40個,絕大部分的設計案我還是會參與討論,和年輕人一起腦力激盪,反而更有活力。無論工作玩樂,大家都融洽無間,完全沒有年齡的界限。」潘冀不忘以自己為例。 華固新天地(圖片提供: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為推廣「青銀共居」觀念,潘冀不僅找來璞真建設一起研究中老年人的居住願景,還與華固建設合作,將「青銀共居」的觀念植入大型住宅園區「華固新天地」,規劃空間符合適切的中小坪數產品,建築周邊以綠籬取代圍牆,營造大家庭合居氛圍,社區規劃全齡化多元公共設施,蘊含了「小私大公」的核心概念。 「小私」為私有空間可符合個人需求,「大公」則著重在公共空間的實用價值。「當公設的使用率高,成為各年齡層都喜歡去的空間,無形中就強化了鄰里之間的聯繫與互動。」潘冀強調了公設真正的意義在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