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觀光大回溫,觀光類股指數在2023年一度大漲47%,店面市場也感受到內需消費增溫與國際觀光客回籠,北市店面單價每坪超過1萬元店租,數量年增達3倍,其中有超過6成集中在西門町,而西門町舊地標也迎來新租客,專家認為,觀光商圈最糟糕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疫後內需消費動能增強,商場、店面等收益型不動產,重回置產型買方視線中,台中店面市場開紅盤,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近期協助「一中紅樓商場」以2.81億元成功售出,這也是今年為止,台中店面市場出現最高總價的店面交易案。
隨著疫情、俄烏戰爭、通膨、升息等因素導致全球經濟持續壟罩在成長趨緩的陰影之下,未來一年經濟環境將面多樣變數,不過在外商機構的看法上,新興的東南亞和印度等內需型經濟體的需求復甦,在相當程度上會支撐當地經濟成長,而亞太地區仍將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
中經院公布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及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兩指數已多月呈現擴張走勢,4月卻雙雙回跌,PMI為56.3%,內需為主的NMI指數也回跌0.7個百分點至55.1%,外在變動多,業者對未來景氣看法全面轉趨謹慎、保守,其中住宿業與營建業更出現跳水式下跌。
此波疫情來襲,政府拉高至三級管制因應,重創國內特定的內需產業,統計國內上市櫃主要經營餐館類生意的公司,5月營收平均年減約3成,而在疫情發生之前的調查就顯示,餐飲業經營困境上,人事成本過高與租金支出高分別名列前兩大困境,疫情發酵店家暫停營業加上相關支出壓力,對於中小型的餐館經營更顯困難。
台灣防疫有成,零售業顯著回溫,由於內需市場穩定,根據外商商仲調查,日、歐系零售品牌有意來台展店。不過,仍有7成業者認為,市場要全面有感復甦,需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