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社宅數量無法突破且用地難尋,內政部正在研修住宅法及相關配套,除以土地開發及聯合開發等方式取得興辦社宅用地外,未來市地重劃、區段徵收或都市更新將「依法」規劃一定比率做為社宅,讓社宅回饋常態化,並讓「社宅自己長出來」,預計最快明年推動修法。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暨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21日改選後,在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見證下順利連任,張麗莉表示,將持續推廣國家卓越建設獎,並持續強化台灣和世界不動產聯盟的連結,更透露有意爭取世界不動產聯盟總會長一職,讓台灣建築能見度更高。
北市房價高漲,也讓人口不斷外溢遷出,不過流失的人口都跑哪去?據內政部資料顯示,新北今年前10月從台北遷入過來的人口就有高達4萬0928人,遙遙領先其他都會區,儼然為脫北人首選區域,新北10大人口增加熱區,大樓房價也跟著全面上揚。
立法院 21 日三讀通過「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第 5 條之 1 修正草案,規範公有房地除特定情形外,應一律參與危老重建案,而 3 種特定情形得排除公有財產管理規定,將大幅提升公有財產參與危老重建效率,保障國人居住安全。
近幾年大樓推案量大,多數買方也喜歡有電梯的大樓社區,不過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發現,國人購屋樓層似乎有越買越低的跡象,今年平均購屋樓層為8.2層,與三年前相比少了1層,且今年各樓層區間的交易,比例最高在4到5層,占整體26.64%,但三年前比例最高是在11到15層,顯示購屋主力從高樓層往低樓層移動。
據內政部資料統計,今年全國住宅共約923萬宅,比三年前增加3.2%,但人口少了1.1%,今年共計約2,333萬人,不過新竹縣今年不只住宅數量比三年前增加8%,增幅居冠,人口數也有3.4%增長,也是全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