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關注度相當高的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有可能祭出第5波嗎?從央行今(11)日的報告中指出,當前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大致穩定,但仍居高」,認為「尚有精進調整空間」,未來也將持續關注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情形適時檢討調整,似乎意旨很有可能再祭出下一波管制。
央行今天舉行第1季理監事會議,原本市場普遍預期央行最快6月才會跟進升息腳步,沒想到今天直接宣布升息1碼,自3月18日起,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0.25個百分點,分別調整為1.375%、1.75%及3.625%。
央行將於本周四召開理監事會議,可能再推出第5波房市信用管制,行政院同時也將審查內政部去年底所提出的5大打炒房重拳,刪除「炒房關3年」,但行政罰則從最高500萬元提高到5000萬元,對此鄉林(5531)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今天表示,不須重罰到5000萬元,這樣做「只會讓外界誤解房地產是罪大惡極的暴利行業。」
央行總裁楊金龍今(10)日上午於立院進行書面報告,而外界關注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楊金龍表示,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還有精進空間,過去在雙北特定區域限制貸款成數效果確實蠻好,接下來不排除是選項之一。
為抑制房市過熱,中央銀行自2020年底以來,多次加碼選擇性信用管制,一步步將購地貸款從最高成數6.5成下降至5成,儘管市場瀰漫「打房無效」氛圍,但有建築業者出面表示,自己是政策「朝令夕改」下的受害者,耗時6年整併的土地,都在央行驟然緊縮貸款成數下一切變調!
儘管央行祭出四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去年7月份房地合一2.0也啟動,市場上買氣依然相當活絡,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2021年以不動產交易增值核課的房地合一稅收大增九成,全國稅收共227.1億元,以台中47.4億,穩坐繳稅王寶座,雙北稅收則翻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