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推案量前十大建商,呈現大洗牌,前十名不再是北部建商的天下,寶佳、興富發去年推案量仍逾千億元稱霸,寶佳更是一口氣推出約8500戶,總銷高達1858億元,穩坐冠軍,而隨著中部產業及房市起飛,富宇、聯聚及豐邑等「台中幫」開始嶄露頭角。
土地是有限資源,一旦被開發後,就得面臨數十年甚至百年的定型,而過去被歸類沒有價值的土地,也有可能透過政策或重劃手段,讓土地重新獲得重生價值,比如在不動產市場中常被關注的「福地」。當過去被視為「福地」的墓地區域,隨著遷移與重劃,逐漸蛻變為高價地段,例如虎尾寮重劃區、水交社重劃區、82期重劃區、海科大東側區段徵收(高雄海專東側農業區)、仁武覆鼎金公墓等,搖身一變現在都成為炙手可熱區段,土地行情更是大幅攀升。
國立故宮博物院「行政大樓及圖書館新建工程」已順利竣工,宣告正式啟用,由日勝生(2547)旗下子公司泰誠營造於2022年得標,得標金額約4.9億元,此外,泰誠在新北淡水「淡金安居」社會住宅案也於近日動工,總經費約33.39億元,預計提供620戶、於2029年竣工。
擅長都更合建的都美建設,每年穩定推出1至2個指標建案,在央行19日宣布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對於房市後況,董事長曹來春在受訪時指出,美國降息趨勢不變,台灣打房的力道也會減弱,雖然交易量肯定會減,但房價不會有太多下修空間,仍對房市樂觀以待,尤其商用不動產及都更更是不受政策所影響。
全國房市隨著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推行,各地案場進入冷靜期,高雄也不例外。少了過去一開案就幾近完銷的投資熱潮,市場從短期投資轉向剛性需求,當投資客開始延長觀望期、短線投機行為減少,也為自住需求者提供了更多理性選擇空間,不過也錯殺了部分消費者購屋的權利。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住都中心)積極推動台南市的社會住宅興辦,預計截至今年(113年)底,中央與地方合力興辦的社會住宅總數將達 12,031戶。最新進展中,中央第100案社會住宅「鯤鯓安居」將於本週五(12月13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提供665戶住宅單元,並於117年完工,為台南市民提供更多元的居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