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上路,據內政部最新統計111年第2季到第4季法人大量出售外,112年第1季短期交易比例下降到49.53%,但自住型買盤及長期置產客將成為市場主流對象,對於剛性需求的自用客反而是一大機會點。當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在投資客退場後、自住民眾進場,長期置產的買盤自然湧入雙北區域。
台積電(2330)在前年11月宣布到高雄設廠後,高雄房市隨即聞「積」起舞,鴻海集團(2317)在9日也正式與高雄市府簽訂意向書,宣布未來三年將在高雄投資達250億元,將於「橋頭科學園區」、「和發產業園區」及「亞洲新灣區」發展電動巴士、電池產業鏈及設立南部服務中心,預計在當地創造近2,000個就業機會,可望為高雄房市再帶來開發利多。
台北神秘三大地主之一,源自大稻埕的百年家族「隆遠集團」,也加入北士科戰局,文林北路一代儼然已成為北市房市的一級戰區,在雙北少說就有200多公頃土地的隆遠家族,董事長莊子華表示,打從他曾祖父開始就四處買地,土地數量已多到無法計算,而此案「心仝聚」土地即為早期取得重劃分回的土地。
北投士林科學園區在產業進駐下,帶動周邊房市起飛,據市調機構調查,上半年北市推案量約1,318億元,光北投推案量就超過250億元,上半年在北士科掀起推案潮,住宅成交均價更站上三位數,專家指出,三位數將成為該地常態。
科技園區發展題材熱,繼內科及南港後,北投也成為近年發展亮點,除了有華固、長虹等建商積極購地外,也有Volvo、汎德永業等汽車大廠設立旗艦展售中心,就連華碩、中鼎、仁寶及康舒科技等大型企業,也都在北投設置總部大樓,讓去年北投區土地交易一舉衝破200億元。
新冠疫情改變人類辦公習慣,促使科技業積極投資工業廠房及辦公廠辦,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近5年(2017~2021)上市櫃與公開發行的科技業投資不動產總金額累計達1,940億元,2021年683億元更創下新高,比次高的2019年400億元成長70%。急單效應下,可立即設置生產線的廠房成為熱門的選項,以桃園市、台北市、新北市為主,成為科技業主要的投資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