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中壢區中興巷公辦都市更新案上梁典禮」。此案為桃園首件公辦都更案,基地面積3,059平方公尺,原為老舊警察宿舍,市府與原本6戶警眷協議搬遷,並以公辦都更方式引進民間資金,預計興建地上20層、地下3層建築物。自109年4月開工至今,工程進度穩定,今日完成上梁後,預計112年7月完工。
桃園市近年因大型公共建設、廠辦投資、重劃區開發等發燒題材,帶動生活機能與就業機會,被譽為「宜居宜業」的城市,加上房價比雙北市親民,人口紅利大爆發,依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觀察桃園市近一年住宅總價帶交易比重,500萬~1,000萬元物件交易占比達45.5%為最多,且集中在桃園區、總價未滿500萬元的物件交易,占比也有約30.8%,集中於中壢區,合計總價1,000萬元以下物件交易占比高達76.3%。
儘管全台房市一直處在火燙的熱度, 一旦進入第四季,就被房仲業者視為傳統購屋、換屋的重要旺季,買方也會更加積極。房仲業者分析,蛋黃區房價居高不下,不少購屋族將眼光放到「低總價的蛋白區」,其中新北、台中、台南重劃區,兩房低總產品買氣最旺;中高價位的市場稍略有停滯。而在桃園區域房市交易來看,10 月的交易熱區則是集中在桃園區、中壢區及八德區。
桃園新建案的開價節節高升,也拉大新舊屋價差,根據官方實價資料統計,桃園市新成屋與中古屋整體價差達33.4%,其中,中壢區價差更高達近6成,令人意外的是,向來被認為是桃園市蛋殼區的觀音,新舊屋價差竟僅次中壢。業者指出,中壢幅員廣大,各地的發展差距大,房價水位也因而出現明顯落差。
桃園房市交易熱,交易量排第三的楊梅區,僅次於常勝軍的桃園與中壢區。當地業者表示,楊梅區買氣與房價表現一直很平穩,因為生活圈發展早,擁有生活機能完善,且交通四通八達的優勢,房價又較周邊地區來得更親民,因此除了吸引當地自住客外,買方也有不少來自鄰近行政區的購屋族。
中美貿易戰再加上疫情帶動全球產業供應鏈轉移,多家電子科技大廠陸續回台擴廠,並選擇桃園設廠,根據商仲統計,上市櫃法人大型交易中,近2年7月工業地產累計交易件數,以桃園占為最大宗,其中又以中壢區交易件數最為熱絡,專家指出,還有不少廠商訂單在手,為了擴廠的買方正積極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