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台灣經濟研究院25日公布的營建業景氣動向,台經院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出現連續第三個月下滑,是否源自財政部和央行去年第四季的連續打房政策,打擊了營建業和不動產市場的活力?
依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2020年外國人在台購置不動產,建物取得1221棟,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9.6%,但取得面積減少16.3%,土地有3036筆,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21.7%,土地取得面積增加3%,其中台中市在土地、建物取得上皆為正成長。
不畏疫情,2020年房市超級旺,中央銀行26日公布2020年12月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房貸)及建築貸款(土建融)餘額,其中房貸餘額破8兆元大關來到8.042兆元,土建融2.461兆元,雙雙續創歷史新高,年增金額各為6,297.48億元及3,668.76億元,增幅首度雙創年度新高。
房市強強滾!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2020年第3季全國不動產買賣契稅總額達42.8億元,創下55季以來新高記錄,在交易熱絡的房市中,全國購置住宅貸款違約率(逾放比)卻來到0.14%,55季以來史上新低記錄。
繼2020年12月央行祭出四大打炒房措施,今年(2121)初正式實施實價登錄2.0新制之後,房市未來走勢如何?
邁入新的一年,不少新制度陸續上路,以房地產來說,備受各界關注的實價登錄2.0,預計6月實施,而從1月1日起,已有不少新制度執行,近期想購屋的民眾,得要特別留意。
台股站穩一萬五,衝上歷史新高,房市在央行祭出四大打炒房措施和各部會總動員抓紅單、實施實價登錄2.0之際,房市何去何從?
根據 CBRE 世邦魏理仕最新發佈《2021年亞太投資人意向調查》顯示,在亞太區疫情管控成效相對良好、加上各地陸續接種疫苗的雙效激勵下,即便疫情迷霧未散,仍不減投資人逆周期入市的決心,6成投資人預計將增加不動產投資持份,而工業地產踢下商辦產品,拿下投資意願最高冠軍。
美中貿易大戰、新冠肺炎改變企業戰略布局,近年隨著台商、海外企業加速資金回流國內,大幅帶動國內商用不動產與豪宅市場,更有建商因看好企業總部、白領剛性及置產需求,鎖定桃園青埔、中路特區積極佈局頂級豪辦產品,受惠兩大區建設話題,也吸引不少台商客層、高端客目光,也讓今年兩大特區再度受到關注!
台商回流擴產效益影響,游資豐沛熱錢流向台灣,接軌低利率時代,民間投資動能強,有助出口回穩,各界對於2021整體經濟 一致認為趨於成長穩定。尤其從產業增資擴廠、土地交易量增溫來看,依據第一太平戴維斯市場研究報告分析,2020商用 不動產交易第三季金額達到767億元,前三季突破千億元門檻,今年第三季土地交易金額維持高點,大型土地交易金額約688億元,年增率42.8%,比起去年同期新增23.7%,桃園區表現亮眼,以機場捷運行經的青埔與中路重劃區土地交易最熱,為了滿足企業總部需求,不少建商跨足商辦市場,蓋起豪辦滿足企業需求。
台南市109年第4季不動產交易統計出爐,本季土地移轉1萬6247筆,建物買賣移轉6181棟,與前一季相較,土地交易筆數增加842筆,增幅為5.47%;建物交易減少178棟,減幅為2.80%,受央行對房市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土地及建物交易量漲跌互見,整體交易量成長逐漸趨緩。
2020房市即將步入尾聲,在全球QE降息與國內疫情管控得當下,房市下半年交易大增,以各類產品來說,住宅、辦公與工業類都是2020房市熱門產品,台商持續回流加上不動產市況熱絡,也同步帶動土地市場交易活絡,但依賴國際觀光的產品則經營辛苦,包括店面與旅館飯店業受到嚴峻的衝擊。
在台商回流的帶動下,近2年商用不動產需求大增,商辦與廠辦的交易量更是屢屢突破新高。根據商仲業者的統計,截至今年第3季為止,國內商辦與廠辦的交易金額已逼近千億元大關,且除了企業買地設廠的自用需求,就連建商也看好後市,紛紛跨足商用不動產市場。